树莓派做服务器的三个月体验

2025/03/02 » »杂七杂八 

去年双十一入手了一台内存8GB的树莓派5。虽然树莓派5刚上市时就有购买冲动,但是怕新鲜一段时间后吃灰,一直忍者。后来购买欲望越来越强烈,给自己找的借口越来越多——当web服务器、当网盘、当音乐服务器……

双十一看到价格就冲动了一下。还好,买来3个月并没有像其他开发板一样闲置在角落里。

为什么要买树莓派5,不买树莓派4B

  • 树莓派5支持PCIe转NVME固态硬盘,树莓派4B可以通过USB-SSD启动,但稳定性和I/O性能不如树莓派5;
  • 树莓派5功耗更低,空闲状态不到3瓦,一年电费大约不到20元;
  • 树莓派5比4B价格相差不大;
  • 之前使用过pico和zero,个人更倾向新型号有更好的稳定性;

因成本考虑,最初购买的国产固态硬盘扩展板。但经过测试存在掉盘情况,更换固态和同款新扩展板多次测试,发现问题出在扩展板。购买原厂扩展板后问题解决。

因SD卡寿命问题,选择了使用固态硬盘。放在家里已经持续运行了3个月,中间因为2次wifi网络问题重启过,再没有发生过其它问题。条件允许还是应该接入有线网络。

现在的全部配置是:树莓派5 + 原厂电源 + 原厂主动散热 + 原厂固态扩展 + 256GB硬盘 + 支架(含额外风扇,主要给硬盘用),全部下来800多元,跟瘦主机价格差不多,但功耗只是瘦主机的零头。当然也有人更细喜欢X86,而不是ARM。

组装好的实物图:
IMG_2316

放在家里运行的照片:
IMG_3045

资源占用情况:
2025-03-02 11.27.34

空闲功耗3瓦,一个月电量2.5度:
IMG_3500

树莓派5买来后用来干什么

最初考虑把树莓派映射出去,作为独立服务器,但因为要占用服务器的80/443端口,所以改用内网部署、VPN访问。外网映射下安全考虑所需的堡垒机、蜜罐也就用不到了。因为没有太多大量数据传输,所以通过VPN使用的服务器流量产生的费用很低,可以忽略不计。

2025.3.3更正:
突然想起,之前没有把树莓派映射到外网,不是由于要占用服务器的80/443端口
因为可以反向代理转发实现。如果要反向代理需要用户->Nginx->服务器->Nginx->树莓派环节,而现在的处理方式是:生成网站后通过syncthing同步到服务器,只需要用户->Nginx->服务器。不需要每次请求再转发到内网的web服务,减少网络延迟和带宽消耗。


运行几个月主要分以下几个用途:

休闲用途

  • 音乐服务器:navidrome / 客户端:音流
  • 个人媒体库:jellyfin
  • 迅雷NAS版

家庭用途

  • 家庭成员资料存档(主要是保险管理)

私人用途

  • docker
  • 轻量级git:gitea
  • 轻量级网盘:cloudreve
  • 电子书:calibre-web
  • 仪表盘:honey
  • 数据同步:syncthing
  • 邮件服务器:mailu(不映射到外网,作废)

工作用途

  • 内网穿透,家里与公司异地组网
  • 运行一些服务监控脚本
  • it-tools
  • API调试:Hoppscotch(暂用超轻量级的bruno)
  • 看板(没用起来)

仪表盘:

迅雷nas版,远程下载:

迅雷

jellyfin媒体库合集:

2025-03-02 11.20.18

完美加载字幕和弹幕:

2025-03-02 11.20.25

使用navidrome服务的音流播放器,每天使用率最高的应用。使用边听边存,如果没有新歌上传,只有少量接口流量(封面、歌词没有做刮削,听歌为主,界面不重要):

截屏2025-03-02 12.31.33

开源的sonixd播放器可能是因为我的macos版本太旧,不支持系统功能键,所以选择了闭源的音流播放器。

×